我们每天都要走路,只是大家走路的习惯不尽相同。
但你知道吗?有些习以为常的走路姿势,竟会让你的腿越走越粗!
一,会“滚”才会走路?
在讨论错误案例前,我们先看一下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怎样的?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讲脚的动作要点。
发挥一下想象力,把自己的脚当成是一个「轮胎」。你每走一步,都需要脚跟先落地,向前滚到脚掌,最后滚到脚尖,再做一个蹬出去的动作~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①当我们从脚跟滚到脚掌时,足底筋膜因受压而被拉长;
②当我们从脚掌滚到脚尖时,足弓上抬,足底筋膜缩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仅依靠小部分骨骼和肌肉的形变,就能让身体获得推进力,带动你向前走,这就是著名的「绞盘机制」。
这样走路是最省力的,不会让你耗费过多的能量。
二,这样走路会让你腿粗腿痛?
但很多朋友在走路时,因为鞋子限制、足弓异常等因素,不能很好地启动“绞盘机制”,走路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观察一下自己平时走路的姿势,如果有下面这些情况,那你的步态也是有问题的。
▌第一种错误步态:脚掌拍地走路
比如当你穿拖鞋、硬底鞋时,因为鞋子缺乏支撑或柔韧性不够,就会不自觉地勾脚趾,直接用脚掌拍地,缺少脚趾蹬地的动作。
足底无法发力,就需要我们大腿和小腿过度代偿,才能获得足够的推进力,这样走路不仅特别累脚,容易粗腿,对脚踝和膝盖也不好!
▌第二种错误步态:踮着脚走路
踮着脚走路(比如穿高跟鞋),会让我们的足底筋膜、跟腱和小腿肌肉一直处于拉长紧绷的状态,非常容易出现炎症和损伤。
▌第三种错误步态:蹭地走
有人习惯蹭着地面走路不抬脚,脚面几乎没有背屈,都是用小腿在拖着走。(很多髋/膝/踝关节受限的朋友也会有这样的步态)
这种步态会导致小腿肌肉紧张劳损,同时膝关节处髌腱的压力也会升高,易引发膝痛。
▌第四种错误步态:内八和外八
内八外八正常走路姿势,应该是双脚脚尖朝向正前方,而内八/外八步态,会导致足部旋前/旋后,造成足底压力异常,引发足底疼痛。
通常这两种步态,还伴随着膝踝关节异常扭转(扁平足、XO腿、骨盆歪斜等不良体态),容易导致髋膝踝关节疼痛。
日常注意走路姿势很重要,另外如果你平时走路比较多,下面2个动作可以帮你放松拉伸,预防小腿僵硬肿胀。
①面墙站立,前脚掌踩在泡沫轴/墙上,注意膝盖伸直,身体前倾,重心前移,保持10s,换另一侧腿。
②站立位,左手将同侧脚拉向臀部,注意骨盆不要左右倾斜,膝盖要靠拢(另一只手可以扶墙),保持30秒换另一侧腿,重复3组。
特工提示:如果你是因为步态不良或体态等健康问题,已经导致足/膝/骨盆等部位出现疼痛不适症状,无法自我缓解,医院或专门康复机构找医师或康复治疗师,为你提供专业帮助~
「定制的矫正鞋垫」通过均衡足底受力分布,恢复机体生物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恢复功能、提高运动表现的目的。
欢迎在下方留言!会由国家卫健委认证的康复治疗师或健康管理师为你解答。
最后的最后,请照顾好自己~~
Bless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