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徒步,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不过,
户外并不等于自虐哦~
get以下技能,
让你轻松应对户外小毛病!
脚踝酸痛
也有徒步爱好者在行进过程中出现脚踝疼痛的情况,脚踝疼痛影响了行进速度。通常是上下坡时脚踝用力比较大,长时间把着力点放在脚踝导致脚踝筋骨挫伤。
处理方法·徒步中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走路方法,把着力点转移到脚掌等部位,通过变换走路方式来使各个部位轮换休息调整。
·活动结束后,脚踝涂抹少量红花油,并轻柔的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持续一周。
膝盖出问题
膝盖是人体最脆弱的关节,很多老驴在风雨交加的环境最容易复发膝盖的旧伤,新驴也很容易得风湿性关节炎和韧带挫伤。
处理方法·避免膝盖受伤最好带上护膝(保暖型的棉质护膝)并且膝盖处不要过于用力,保持匀速。
·如果膝盖疲劳性或者风湿性受伤,每天用辣椒水热敷,持续一两个月。也可以每天带两个冰棍儿去健身房蒸桑拿,直到膝盖蒸热了为止。
小腿抽筋、大腿、臀部肌肉酸痛长期徒步过程中小腿抽筋是腿部受凉、疲劳运动缺钙和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几种情况导致的。所以在行进过程中休息时间不要太长,要保持身体不能冷下来,如果冷下来小腿就很容易抽筋了。注意对能量的补充,建议边走边补充一些食品。
处理方法·平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忍着剧痛,向外侧旋转抽筋的那条腿的踝关节。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周。
·肌肉酸痛是运动过量身体分泌的乳酸没有及时排出体外,滞留在肌肉中造成的。活动结束后,可以在浴缸里泡20分钟,然后按摩腿部和臀部肌肉,2、3天后就不酸疼了。
足弓疼痛、足弓表皮灼热
长时间走下来,很多爱好者的足弓会有种类似骨折的剧烈疼痛感。这是因为足弓长时间弯曲运动造成的疲劳性损伤,损伤轻的会很痛严重的会骨折。(平足者很少会出现)
处理方法·长期行走后,发现足弓泛红并表皮灼热,这是因为鞋带系的太紧,把鞋舌挤的褶皱了,褶皱的鞋舌和足弓长时间摩擦,导致足弓皮肤摩擦的灼热疼痛。
·在足弓处,涂抹少量红花油,并轻柔的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持续一周左右。
足部水泡
起因是长时间徒步过程中,足底同一部位摩擦过热使表皮与真皮之间缝隙距离拉大,距离拉大后真皮排出的汗水不能通过表皮排出身体,汗水就被挤压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形成水泡,水泡形成后会越来越大,并且真皮有强烈的刺疼感。
处理方法·直径5mm以下的小水泡可以不管它,几天后水泡会慢慢消失,水泡消失后坏死的表皮会慢慢自行脱落,如果感觉小水泡有些疼痛可以涂些碘酒或红药水。
·脚部的大水泡建议尽快处理。用温水洗干净整个脚,毛巾擦干,用小剪刀在水泡的最边缘剪切一个小口,用手指将水泡里的水擀面式挤出来(尽量不要残留水在泡里)并用卫生棉或高级纸巾吸附水分,水挤出后用电吹风机吹干整个足部,然后用碘酒涂抹水泡四周,开口处尽量不要涂抹。以上工作处理完,2、3个小时真皮与表皮里水分挥发干净后,表皮与真皮会再次附合在一起,原来泛白的表皮会变为暗红色。这样走路原先的剧烈疼痛会消失,只是原先水泡剪开的小口处会轻微疼痛,已经不会影响正常走路了。后面1、2周坏死的表皮会逐渐脱落,里面又会长出新的表皮。
·脚趾上的小水泡如果不大就用橡皮胶带包起来,这样走路就不怎末疼了。如果比较大就用针刺放水、消毒、创可贴包扎。
·无论多大的水泡,千万不要把水泡表皮全部撕掉,那样走路时你会非常痛苦。
足部血泡
一般的血泡是在水泡形成后,没有及时处理水泡而继续长途行走,水泡在表皮与真皮之间持续挤压、摩擦把真皮的毛细血管磨破导致出血,血和水泡混合形成很大的血泡。
处理方法·如果是颜色比较淡的血泡,应该是毛细血管只出了少量的血然后就停止出血了。这样的情况处理方法使用上面足部大水泡的处理方法就可以了。
·如果是血泡颜色呈暗紫色说明出血较多,准备好消毒用具。剪一个小口缓慢放水,如有持续出血要立即用手止血,然后将血泡里的水挤压干净,等血止住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并涂红药水。(一般是要别人帮着弄的或者让护士处理一下)
秦岭学校活动预报
▼
9月10日-9月11日云蒙峡-野外生存基础
9月15日-9月17日莲花秘径-障碍与危险地形通过
9月24日-9月25日天门山-野外定向与路径识别
9月30日-10月6日-秦岭初体验
10月14日-10月16日莲花秘径-障碍与危险地形通过
10月22日-10月23日天门山-野外定向与路径识别
10月29日-10月30日云蒙峡-野外生存基础
报名方式:
拨打,或加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