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种跑步技术中足部率先触地的部位不同,因此在动力链上产生三个不同的运动轴,分别是后部跑中的足跟轴(HeelRocker),中足跑中的踝关节轴(AnkleRocker)以及前足跑中的前掌轴(ForefootRocker)。
长跑时,到底应该是前脚掌先落地,还是脚后跟先落地?哪种步态更好?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问起的。
长跑时80%的人都是脚后跟先着地。但是,在世界大赛中,60%的优秀长跑运动员都是前脚掌或者中脚掌着地。
前中后落地示意图
三种跑步技术的肌肉活动和关节压力不同
1.后足跑:
此种跑法脚跟先着地,膝关节由伸直位过渡到屈曲位,股四头肌产生离心性收缩,因此对膝关节产生了较大的负荷。另外由于踝关节的势能储备不足,不利于后期蹬地发力,相对跑步速度较慢。
足跟落地点将吸收三倍于体重的冲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反复的过度使用,足底筋膜和脂肪垫的缓冲能力将下降,从而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另外由于后足跑时,膝关节应力较大,也易引发髌股关节综合征。
2.前足跑:
此种跑法前脚掌先着地,小腿三头肌产生离心收缩,起到势能储备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后期蹬地发力,相对跑步速度较快,但是对于小腿后肌群的离心力量和向心力量要求均较高。
前足跑中需要小腿三头肌提供更多的力量,因而容易导致小腿三头肌的负荷过大,从而易引起跟腱病、足底筋膜炎或是小腿三头肌拉伤。
3.中足跑:
此种跑法整个足底同时着地,此时整个下肢肌肉募集情况相对较平均,相比于后足跑减少了对膝关节的冲击,同时也降低了对小腿后肌群的力量需求。速度介于后足跑与前足跑之间。
相对平衡了后足跑和中足跑的优劣势,因而损伤的风险相对降低。
跑步落地姿态没有完全的好坏之分,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落地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专业运动员,或者膝盖不好(如以前有过伤或爱受伤),应优先考虑脚掌先着地的跑法;
如果你的踝关节或者脚后跟筋腱不好或者怕小腿太发达,应优先采用后跟先着地的跑法;
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一般不要随便改变自己原先习惯的着地方式。
PS:如果膝盖不好,还怕小腿太发达,就采用其它的运动(例如,游泳、椭圆机),而要少跑步。
不管哪种跑,跑完必定做的事情是?对,就是拉抻。
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
不知道你需不需要跑起来?!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