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天生爱运动,相对来说他们导致外伤也要多一些。关节韧带扭伤、关节脱位(即脱臼)以及骨折,是孩子较为常见的三种运动损伤。这些损伤引起的症状有相同之处,如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等,但由于损伤种类和严重程度不同,所采取的应急对策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不同的损伤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关节韧带扭伤
关节韧带扭伤最常见于脚踝、膝关节以及手腕。常发生在身体摔倒时,由于肢体扭转着地,使关节周围连接不同骨骼的韧带受到抻拉、挤压而造成损伤。
处理:休息及冷敷。受伤关节应避免活动,可用护踝、护膝、护腕等加以保护。受伤后应先用冰块或凉水进行“冷处理”,使血管收缩,减少皮下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同时也可用绷带包扎压迫扭伤部位,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待受伤情况较稳定后(即肿胀不再进一步发展后)再进行热敷或外用活血化瘀药物。抬高患肢可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失。
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主要包括疼痛、肿胀、变形、关节活动出现明显障碍等症状。试
图活动受伤关节时,常会感觉明显疼痛,肢体长度也发生改变,与未受伤一侧的肢体不等长。
处理:关节复位需要专业手法,而且关节脱位还可能伴有关节内骨折,需要拍X光片确诊,严重者还要进行手术复位,医院治疗。省骨科病院足踝科副主任张松(副主任医师)提醒家长注意,由于儿童韧带力量较弱,关节发育不完善,所以大人不要用力拉拽孩子的手臂。不建议自行复位或找人推拿,医院诊治。
儿童四肢脊柱骨折
张松强调,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试图移动孩子,尤其是伤到头骨、臀部、骨盆、脊椎骨或大腿时。也不要试图拉直受伤骨骼或改变它的位置。如果失血情况严重,马上用消毒绷带或干净的布压住受伤部位止血。
如果伤在前臂或小腿,在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赶来的情况下,先用夹板固定住受伤关节。如果伤在上臂或肩膀,用布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悬挂带,将受伤的胳膊挂在未受伤的肩膀上,然后在脖子后打结。不要移动受伤的胳膊或腿。利用比较坚硬的材质制作夹板,如木头、金属或塑料,卷起来的报纸或杂志也可以,确保夹板要长于受伤的骨骼,这是为了固定受伤部位邻近的上下关节。用布或胶带将夹板牢牢地固定在受伤的骨骼上,但不要绑得太紧,如果固定完以后发现肢端苍白、青紫、肢体发凉、麻木或疼痛时,说明血液循环不良,很可能是包扎过紧所致。此时,应适当放松或重新固定,否则肢体可能因严重缺血而不得不截肢。
当孩子可能是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时,不要试图自行搬动其身体,若一
个人将孩子抱起移动,可能会使断骨损伤脊髓。搬动时应由3—4人共同轻轻托起伤者,保持其脊柱呈水平位,轻放于硬板担架或床板上。旁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如发现孩子受伤严重,昏迷不醒或休克的,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保证孩子的生命。
张松提醒说,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由于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够完善,又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家长稍一疏忽,运动损伤就很容易发生。因此,广大家长要在科学合理安排孩子户外锻炼的同时,更应密切注意安全问题,不要进行危险性高的游戏或活动,对孩子的各项活动要进行管理并给予指导,同时掌握必要的急救护理知识,确保孩子安全。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云南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