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运动后都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特别是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忽然增加运动量,更容易出现肌肉酸痛。
训练肌肉酸疼两种类型:
1.是训练中,由于乳酸和代谢废物堆积,当即造成某个部位肿胀从而感受到酸痛。(原因:训练时,肌肉细胞做功,大量无氧呼吸。糖酵解产生过多乳酸和代谢废物,堆积在肌肉组织里,所以出现酸疼。运动后1-2小时乳酸会基本被身体清除)
2.是训练结束后48小时-72个小时内,肌肉延迟性持续的酸痛。特别是运动新手第一次经历训练,训练刺激到的肌肉部位,在第二天一觉醒来很酸痛,甚至会持续几天。更有甚者影响正常生活,会发生起床困难,上下楼梯需要扶等情况。(后者是训练者普遍遇到的情况)
延迟性肌肉酸痛:
训练后的酸疼,这种酸痛学名叫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运动强度突然增加,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尤其是开始一项新运动时,容易产生。比如,你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规律运动,某一天突然撸了铁或者跑了长跑,你当天可能感觉没有什么异样,只是饥饿疲劳。但睡一觉醒来后,隔天浑身酸痛,尤其大腿小腿,走路抬腿都难。种酸痛经常会让刚刚接触的新手们惊慌害怕,但延迟性肌肉酸痛是加大训练强度、适应肌肉强度和耐力增强、肌肉恢复和生长过程中正常的反应。根本无需担心。这种肌肉酸痛与你在训练中感受到的疼痛和疲劳并不一样。延迟性酸痛不像在运动中扭伤,拉伤,突发的运动伤害导致的肿胀与淤青似的疼痛。它通常会在运动后的24-72小时处在最糟糕的状态,接下来的几天,痛感会慢慢减轻,一般5-7天后才会完全恢复。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是由于肌肉纤维的劳损与撕裂。主要由尚未习惯的训练造成(训练项目,训练时长,训练强度)。除了肌肉纤维撕裂的原因,锻炼后肌肉的充血膨胀也是训练后肌肉酸痛的辅因。
延迟性肌肉酸痛与拉伤的区别:
肌肉酸痛往往是人们在进行力量训练或进行不太习惯的运动后,比如运动量增大或增加新的运动项目后,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痛和不适。而这些症状往往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训练时,肌肉酸痛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肌肉拉伤则不同,肌肉或韧带拉伤会造成肌肉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还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
如何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
1.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结束后,进行简单的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血流量缓解肌肉酸疼。
2.训练前的热身:在力量训练前或者进行自己不习惯的新的运动项目前,进行1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一方面能使身体更快适应之后的力量训练,同时又能降低延缓肌肉酸痛。
3.训练后的拉伸:每次训练完成后尤其是进行自己不习惯的运动项目或者强度加大后,可以适当延长拉伸时间,能有效缓解训练后产生的酸痛感。
4.养成运动习惯:避免肌肉酸疼的最好办法就是,养成运动习惯,增加运动的频次,不要被肌肉酸疼吓退运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