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其实并不是用腿跑而是主动送髋

跑步看似简单,其实要想跑好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跑步新手来说,很多人经常跑步训练不到一会,就觉得累得不行,甚至感觉腿脚很酸,都抬不起脚了。

对于这些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是自己的跑步方法出问题了呢?其实跑步并不是“用腿跑”,而是主动送髋!

“送髋”?“髋”又是什么地方?今天小编就一起和跑友们来讲讲关于送髋的这些事,让大家跑得更轻松!

01

什么是送髋?

大多数跑者跑步,会习惯性地用小腿和大腿发力。其实这是个坏习惯,很容易导致乳酸,让你跑一会就会觉得没劲。

髋关节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唯一关节,是核心肌肉群里最重要的支点角色,带动着跑步时上下肢的协调。

一个不会利用送髋的人跑步就好像是坐在自己的腰上跑步一样,完全只靠腿发力前进,这样重心一旦被压,那么步幅自然就放不开;而那些会送髋的人跑步重心就会一直在身体的前面,所以跑步起来就像腾空了一样。

“送髋”动作,就是指在跑步时去感觉髋部的转动,将髋当做发力的中枢,以髋来带动腿,提高髋关节肌肉的支配能力。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转动”,因为送髋不是外观上的一种摆动,很多人把送髋弄成了大幅度扭腰。

跑步中,髋部只要发生了“角度变化”,没有产生距离的偏移,轻微隐蔽的侧腰发力才能自然送髋。

这一运动能让人体重心向前,增大摆动腿前摆的幅度来增加步幅,这样就不会让腿部肌肉受累,从而提升跑步速度!当你习惯用髋发力后,核心力量会主动带动下肢,与下肢形成合力。或许一开始会有点不适合,但是习惯后,你就会感觉到越跑越轻松的!

02

送髋的关键点

跑步中的主动送髋,腰是会扭动的,当大腿带动小腿,伸展髋关节的时候,就是使用腰肌力量的时候。所以腰腹力量一定要练好!

1.送髋的关节角度

大腿抬起,小腿和大腿约90度。角度是影响步频的主要因素之一,想要提高送髋频率就得抬高大腿。

2.送髋的正确方向

送髋时的方向应当和速度方向保持一致,即前后方向摆动。反之则会影响成绩,而且会无用的消耗了身体内的体力和能量。

03

这些关键肌肉,你练好了吗?

髋部后面的臀大肌和上方的背部肌肉群,以及下方大腿后侧肌肉群都属于“伸髋肌群”,能够为下肢提供充足的动力。

臀中肌在髋的外侧,主要功能为大腿外展,能够稳定骨盆和膝关节,减少受伤几率。像一些髂胫束的症状都是跟臀中肌无力有关。

髂腰肌的作用就是屈髋,就是摆腿的意思。对跑步时的步频和步幅影响比较大。

内收肌群就主要功能就是内收大腿。当内收肌肉力量不足时,很容易造成O型腿、八字脚。

关于以上这些部位的力量,平时通过臀桥、卷腹、平板支撑等简单动作就可以锻炼。

其实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跑者其实力量训练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可为什么还是感受不到“送髋”呢?原因很简单,光有力量可不行,还要懂得发力模式。

当然除了送髋,还得学会收髋。当蹬出去以后依然要靠臀部、背部和大腿后侧的力量把腿收回来,避免“拖步子”,这样才能保证较短的着地时间。

记住:送髋的关键在于腰腹,腰往前顶,腿自然下落。验证送髋是否到位,就看腿部有没有发紧,发紧了就说明到位了。

爱跑步,爱生活。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wmi.com/tsszz/16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